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国门时报:创新赋能 开放发展——重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海关力量

中国国门时报报道重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海关力量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明确要求。


4月1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迎来六周年。六年来,重庆海关积极围绕重庆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聚焦开放平台、智慧海关、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等方面,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坚持发扬首创精神和系统集成,促进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积极赋能重庆自贸试验区开放发展。


夯基垒台

汇聚优势建设国际枢纽


4月4日上午,在重庆自贸试验区果园港片区,6艘5000吨级货轮首尾相接,停靠在指定泊位装卸货物。码头平台堆场上,五颜六色的集装箱鳞次栉比,整齐堆放。10余台橙红色的场桥“步伐”稳健,“行走”于堆场之间,精确抓拿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到指定地点。


海关集中监管场所内,重庆海关所属重庆港海关货物查验科科长何里整理好查验装备,正走向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 


关员在果园港码头监管验放进口货物


“果园港是长江上游的航运枢纽,也是国际多式联运中心。随着外贸业态越来越丰富,我们查验的货物品类也越来越多了。”何里介绍道。 


果园港依托“前港后园”的产业生态,吸引了大批头部物流、国际货代、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服务等上下游企业在此落户,中远海运、ABB变压器、民生物流等企业也纷纷来到果园港投资兴业,一条带动周边、凝聚西南腹地,辐射全国、联动世界的物流产业链逐步形成。 


从果园港铁路货运站出发,西行30多公里,是重庆自贸试验区内的另一个重要的开放门户——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2011年3月19日,全国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班列从这里发出,开行16天,抵达德国的杜伊斯堡。12年过去了,如今的重庆中欧班列实现了“连点成线”“织线成网”,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运输货品5万余种。 


平台聚产业,物流带发展。重庆海关全力支持重庆形成以1个自贸试验区为核心,配套6个综保区和4个保税物流中心的“1+6+4”开放平台体系。


关员监管放行搭载新能源汽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同时,发挥“平台+通道”功能叠加优势,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紧密衔接,支持“中欧班列+医药保税”“中欧班列+整车保税仓储”等运营模式,通过“平台+通道”功能叠加助推“物流+经贸”融合发展,经贸合作拓展至160多个国家500余个城市港口。


积厚成势

政策集成助力智慧通关


谋全局必须抓重点,重庆自贸试验区重点在哪儿呢?让数据来说话。 


2022年,重庆综保区进出口贸易额达5358.2亿元,占同期重庆市进出口总额的65.7%,且这一占比已连续五年超过65%。毫无疑问,综保区成为了重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同时也是重庆海关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的重点区域。 


1月5日晚9时,重庆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的办公室还灯火通明,该处处长白灿与同事们正在打磨一项综保区创新监管制度的最后定稿。 


“随着自贸试验区快速发展,企业对政策配套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白灿介绍,根据前期调研,重庆海关决定在西永综保区推出一项创新监管制度——货物进出区精细化、差异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四化”监管。 


关员在西永综保区开展“四化”模式下货物监管


以综保区内生产企业经常需要用到办公用品、生活用品为例,由于这些物品种类繁杂,不易分类,按照以往的监管模式,从信息收集到车辆进区,至少需要一两个工作日,但“四化”监管模式推出后,仅需半小时就完成了全部手续。 


达丰(重庆)电脑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吕小会说:“海关的‘四化’监管模式实现了精细化通道管理,帮助我们的超长运输车辆高效进出卡口,现在单辆拖挂超长车从重庆运送笔记本电脑到深圳,运输成本可节省近7000元。” 


依托这种监管新模式,西永综保区已累计验放非保税货物逾万车次,为综保区内企业节约了大约25%的运输和管理等成本,受到区内企业广泛赞誉。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西永片区


今年1月,该项监管模式成功入选海关总署备案的首创性举措,成为重庆市又一项全国首创的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成果,也是海关总署今年首个通过备案的创新举措。 


做好综保区创新监管这篇文章,当然也少不了智慧手段。 


重庆海关所属西永海关结合产业情况,打造了“智慧综保区”APP,搭建起智能场站管理系统,探索智能化场站管理和货物查验“掌上办”,实现场站车辆主动分流、查验自动排队、场站分区管理。车辆放行或查验信息可以通过短信、平台提示主动推送,引导查验车辆到指定台位停靠,场站周转效率提升了近一倍。 


关员为驾驶员讲解“智慧综保区”APP功能


重庆鑫达报关服务有限公司关务员李仁平表示:“使用‘智慧综保区’APP,信息的传输、查验资料准备与车辆靠台准备都是同步的,省去了很多环节,而且车辆去哪个平台都是确定好的,不用担心被插队等突发状况,我们省心多了。”在新模式下,企业车辆从车牌识别到完成查验,再到出区交货,实现了“通道共享+智能验放”,综保区监管通道重量采集失准比例降至约0.1%,下降近30倍,推动卡口通过时效提升30%。


这只是重庆海关不断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重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自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重庆海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海关总署各项工作要求,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目前已累计实施82项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形成11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和13个创新典型案例。


其中,2项创新制度被国务院作为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3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我最喜欢的重庆自贸试验区十项改革案例”,8项创新举措取得海关总署首创性备案,备案数量居全国第一。


添砖加瓦

丰富业态促进扩大消费


随着互联网消费的不断“升温”,跨境电商新业态也快速发展。为助推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提档加速,重庆海关在自贸试验区内创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条码应用”举措,并获海关总署备案。 


这项创新举措实施后,许多消费者表示,“有了二维码查询的途径后,现在收到跨境电商商品都会溯源查询一下具体信息,能够全面了解到自己购买商品的产地和物流情况,心里安稳多了,以后也能更加放心地通过跨境电商进行消费。” 


关员开展跨境电商商品监管


跨境电商商品条码的应用在帮助消费者放心买的同时,还能提升企业跨境电商管理水平和运行效能,降低合规成本,增强综合竞争力。 


重庆弘创优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大型知名跨境电商企业,是西部地区具有指定的、唯一授权落地的服务商,也是重庆海关商品条码创新的首批试点企业。该公司关务经理李扶摇表示,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公司对内部管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督促国外供应商在提交商品信息时务必准确核实其商品及对应的商品条码,在口岸查验、入库理货环节大大提高商品识别的准确度及商品分类识别效率,电商商品作业时效提高了25%。


跨境电商商品“身份管理”,提高了跨境商品信息透明度,为自贸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发挥了助推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积极作用。 


2022年,重庆海关共验放跨境电商进口清单2961.9万单,货值59亿元。 



除了日常消费的跨境电商外,重庆海关还高度关注进口整车等“大件”消费品业态发展。3月13日,重庆海关支持保时捷汽车首次使用集装箱铁托盘方式实现进口,通过这种方式,每个集装箱可搭载3辆整车,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效率。 


“为支持扩大整车进口,提振进口汽车消费,重庆海关依托自贸试验区内的整车进口口岸,搭建固化了关企联络平台,关企联络员指定对接保时捷、奔驰等重点进口企业,聚焦企业发展诉求,精准帮扶、持续发力。”该关商品检验处处长龚可介绍。 


关员保障通过中欧班列(重庆)进口整车快速通关


1-3月,重庆海关累计监管放行进口整车2085辆,货值超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5%和26.15%。


同频共振

成渝携手提升开放能级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川渝两地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达239.9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高新技术、生物医药、临空经济、物流仓储、特色金融等产业,2022年实现进出口总值6350.5亿元,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巨大。 


要想实现同频共振,提升开放能级,成渝两地海关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了自贸试验区上。 


关员验放保税租赁货物出区


近年来,重庆海关依托川渝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协同创新工作机制,会同成都海关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联合攻关,创新推出了“综保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模式”。这项举措去年8月获海关总署备案,明确对随整机进境未独立申报的零配件实施便捷进出综保区的监管模式,支持企业开展设备零配件调拨、退换、维修等业务,便利企业零配件出境(区)检测维修。 


“我们需维修检测的设备零配件通关时间压缩了25%以上,还能节省近三分之一的运营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更有信心了。”爱思开海力士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物流通关部门负责人崔建焕满心欢喜。该公司近日在重庆西永综保区内通过“综保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模式”申报出区的一批半导体设备专用部件,在四川一企业完成清理维护后顺利返回,重新投入产线运行。 


截至今年3月底,重庆自贸试验区已有20余家芯片、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企业利用该便捷监管模式开展零配件出境(区)维修检测业务1100余批次,货值近2亿元。 


围绕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成渝两地海关专门研究两地自贸试验区的共性问题和需求,加强自贸协同创新,共同制定了《联合开展川渝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协同创新工作方案》,两地自贸试验区建成以来共推出138项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助力唱响内陆开放“双城协奏曲”。其中,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等4项创新制度在全国复制推广,“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项目为全国海关第一项跨关区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举措。



风好正是扬帆时,勇立潮头奋楫行。下一步,重庆海关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积极发挥服务开放、促进开放的“排头兵”作用,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海关答卷,倾力为新时代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贡献更大海关智慧和力量。


END

素材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供稿人:李正辉 李忠楠  邓婕

编辑:王磊 易瑾

投稿邮箱:lich_ta@qq.com

更多资讯

关注

重庆海关发布

获取更多信息资讯


声明:重庆海关推送稿件除注明原创内容之外,其余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1236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